ZT 毛 姓 与 河 南


毛 姓 与 河 南

2011年10月17日 16:02:0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毛姓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姓氏,而今由于当代伟人毛泽东使毛姓声名远播,引起了人们对毛姓的关注。而毛姓,与河南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一、籍水毛泉是毛姓的祖地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徐灏注笺:“人、兽曰毛,鸟曰羽,浑言通曰毛。”按,所谓毛,本是指动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及鸟之羽毛等。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毛姓的血缘祖先是周人的始祖弃。在有虞氏舜和夏禹之时,弃定居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属于姬姓之族。弃在这里,继承和发展了烈山氏以来种植“百谷百蔬”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后稷”。从夏初以来,后稷一族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的方国。商朝初年,后稷的裔孙公刘率领部落迁居豳(今陕西栒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自公刘下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时,正当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亚圉之孙古公亶父又继续从事和光大后稷、公刘的事业,为避免戎、狄等部族骚扰掳掠,古公亶父就和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定居于岐山(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下的“周原”。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后被追尊为太王。古公去世以后,幼子季历继立,史称公季、王季。公季继续修明古公所遗留的治道,专心致力于义举,因此诸侯都顺从他。公季的儿子姬昌死后,在位50年,基本上完成了灭商兴周的事业,死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

  周武王灭商二年后病故,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姬旦辅政。殷纣王子武庚勾结对周公心存不满的周武王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部,起兵反周,史称“管蔡之乱”。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大封诸侯。周公封文王庶子(一说为第八子姬叔郑,史称毛叔郑;一说第九子姬明,又称毛伯明,但大多数典籍及家谱都认为是姬叔郑)于毛(其地在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建立毛国,为伯爵。周平王东迁后,扶风、岐山被戎狄占有,毛国随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

  毛,周代姬姓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毛与鲁、卫诸国一样,是周公东征胜利后,为了巩固周王室统治而分封的同姓诸侯。其开国之君为周文王庶子郑,史称“毛叔郑”。毛国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外卿士,称“毛公”,与召公、毕公齐名。《尚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于此看来毛公实为周之顾命大臣,具有极高的威望。周穆王外出巡游时,毛公与祭父等随行,曾与许国之君等一起在洧水之滨举行盛大的宴会活动。唐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根据《西清古鉴》著录的班簋铭中提到周穆王命令毛伯班夹辅王位,征伐东国之事分析:“从铭文中看,毛伯班称毛公为昭考,而穆王称毛公为毛父,则此毛公应为毛叔郑的曾孙,与昭王同辈了。由于毛国别为小宗,以毛叔郑为祖,则成王顾命之时毛公为昭,其子为穆,当康王时,其孙为昭,当昭王时,而由穆王言则正是父辈。此时,毛伯班实与穆王同辈,为毛叔郑的五世孙,即《尔雅》所称为玄孙。”此外,《左传》中还提到毛伯卫、毛伯得、毛伯过,均为周王室卿士。

  毛虽区区小国,在春秋时名位不显,但由于其国君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文化颇为发达。现存下来同毛国有关的铜器,除穆王时的班簋外,还有清道光末年在陕西扶风周原出土的毛公鼎、毛伯簋等。关于毛国灭亡的时间,牛武成《春秋百国探微》说:“毛国灭亡,时间不详。”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十一月辛酉(十一日),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表明春秋末期毛国依然存在。宜阳于战国时属韩,并迁都于今宜阳韩城镇宜水之滨。毛国可能是在战国初年(一说春秋后期)被韩国所灭。

  关于毛之得姓,《世本?氏族篇》云:“毛氏,文王庶子毛叔郑,后以为氏。”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称“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因以为氏。支孙为周卿士。毛伯过、毛伯得,并毛公之后也。”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云:“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无论是毛叔郑或是毛伯明受封毛国,历代姓氏书都将毛姓列为“以国为氏”为氏之列。由于《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有关毛姓的记载不一致,这就引起后世学者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周朝初年有两个毛国,一个分封给周文王第八子姬叔郑,为公爵,世称毛公,其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西周晚期尚在;一个分封给文王第九子姬明,为伯爵,故称毛伯明,其封国在今河南宜阳东北,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另一种观点认为,周朝初年,姬叔郑受封毛国,其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平王东迁,毛国随之迁居洛邑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姓氏寻源》中毛氏条下有:“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又《路史?国名纪戊》曰:“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这说明毛伯所封之地在河南籍水的毛泉。

  林宝是唐朝人,郑樵是南宋时人,而早于唐朝或与唐同时期的典籍在论述毛姓起源时,都提及姬叔郑(毛叔郑),而没有涉及姬明(毛伯明)。《后汉书?古今人表》载:“毛叔郑,文王子”。东汉应邵《风俗通义?姓氏篇》曰:“毛氏系周文王第八子叔郑封于毛,即周大夫毛伯,其后代以国为氏。”湖南《锦堂毛氏族谱》中,引晋咸和元年(325)州陵开国侯毛宝自序曰:“毛氏本姓姬也,乃文王第九子,讳叔郑,封于毛,是为毛伯,而为毛氏之始祖。”广西《贺州毛氏族谱》中,引大唐开元乙亥(735)秘监贺州毛衷序:“我始祖周懿亲国也。按《左氏》载:封国十有六,而毛其一焉,叔郑封为毛伯,而子孙因以为氏。秦并天下,罢侯,置守其地,而子孙遂涣散四方焉。”唐张九龄《姓源韵谱》云:“毛氏以国名姓氏,源于姬姓,文王第八子封于毛,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望:荥阳、西河。”晚于林宝、早于郑樵的北宋毛渐《清漾毛氏族谱》谓“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封建宗亲,以弟郑封于毛。逮至周衰而国亡,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焉。毛氏之始,其源于此也。”

  综上所述,叔郑是西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西周初年被封于毛,爵位为伯,故史书称其为姬叔郑、姬郑、毛叔郑或毛伯郑,四种称谓同为一人。杨伯竣编著的《春秋左传注》认为:“毛,《尚书?顾命》、《穆天子传》五并古器如班簋、毛伯敦、毛公鼎皆称毛公,《周本纪》、《逸周书?克殷解》均有文王子毛叔郑,当即毛之始封者。”因叔郑为毛国首任国君,被尊奉为毛姓始祖。关于毛国的地望,一些学者认为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说:“《汇纂》,毛在河南府宜阳县界。”明清河南府治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此外,齐思和《西周地理考》也说:“毛,今河南宜阳县境。”其实,据清道光年间于陕西歧山出土的周宣王时的毛伯青铜器毛公鼎和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毛伯敦,证明叔郑及其子孙在此活动,说明毛国初封于此。周平王率周王室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时,毛国也随之东迁于今河南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但此时的毛的封疆已大为缩小,降为周王畿内的采邑。因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顾栋高《大事表》五以其封地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据毛公鼎,西周初叶毛公 为周王卿士,毛公鼎、毛伯敦并出扶风,似可推知毛公采邑西周时在扶风,东迁后在洛阳附近。”

  关于毛之得姓,叔郑及其子孙世为周朝卿士,叔郑裔孙就以封国为氏,形成毛姓。毛国灭亡后,其宗族以国为氏,形成毛姓。春秋后期或战国初年,毛邑被灭,居其地者亦有以邑为姓者。

  二、 荥阳阳武毛氏是毛姓重要一支

  东汉末年,有陈留郡平丘(今河南封丘)人毛玠仕汉献帝任东曹掾、尚书仆射等职。三国魏时,魏明帝娶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毛氏女为皇后,毛皇后一族因此显贵。

  晋代至南朝,有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毛氏比较知名。阳武毛氏有毛宝在西晋末年随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一同渡江南下,因功受封州陵县开国侯,官至豫州刺史。毛宝有二子:毛穆之和毛安之。毛穆之历任扬威将军、颍川太守,都督宁州诸军事、扬威将军、宁州刺史,徙封为建安侯,官至都督梁州之三郡军事、右将军、西蛮校尉、领建平太守,镇守巴郡。毛穆之有六子:珍、琚、球、璠、瑾、瑗。毛珍嗣爵位,官至天门太守。毛球曾任梓潼太守。毛璠曾任宁州刺史。毛瑾任西夷校尉,后为使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征虏将军、梁秦二州刺史、略阳武都太守。毛瑗曾任蜀郡太守,后任辅国将军、宁州刺史。六兄弟中以毛琚最为知名。毛琚曾任右将军参军、卫将军参军、征虏将军司马,升宁朔将军、淮南太守,不久补调为镇北将军、龙骧将军、建威将军、益州刺史。朝廷追封毛琚为归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由毛琚子毛弘之嗣位。毛安之有军事才干,累升至抚军参军、魏郡太守、右卫将军,朝廷追封其为平都子。毛安之有四子:潭、泰、邃、遁。毛潭嗣封爵位,官至江夏相。毛泰历任太傅从事中郎、后军谘议参军、冠军将军、堂邑太山二郡太守,毛邃为游击将军,毛遁为太傅主簿。渡江南下的荥阳阳武毛氏毛宝这支,从毛宝至毛琚,位居持节开府之位者四人,为将帅之家,在东晋时只有寻阳周氏(周处家族)可与之媲美。毛琚的同宗毛德祖兄弟五人,相互携持南渡,皆有军事才干。东晋后期,荆州刺史刘道规任用毛德祖为建武将军、始平太守、涪陵太守。刘裕讨伐司马休之时,以毛德祖为太尉参军、义阳太守,赐爵迁陵县侯,转南阳太守。曾跟随刘裕北伐后秦,升任司雍并三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镇守武牢。刘裕称帝,建立南朝宋,赐爵灌(一作观)阳县男,食邑四百户。毛德祖大弟毛嶷、毛嶷弟毛辩,皆有武功。

  渡江南下的阳武毛氏有一支后来在北魏时显达数世。毛穆之第五子毛瑾,毛瑾子毛修之,东晋末年随权臣刘裕北伐,后为大夏政权俘获。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大夏,获得毛修之。毛修之仕北魏,历任散骑常侍、前将军、光禄大夫,赐爵南郡公,加冠军将军衔。毛修之在北魏时所娶妻妾众多,子孙成群。毛修之在南方有四子,唯有毛法仁随他在北魏。北魏文成帝初年,毛法仁任金部尚书,袭封爵位。后转任殿中尚书,加散骑常侍衔。毛法仁长子毛猛虎,袭封爵位,为散骑常侍。毛猛虎子毛泰宝,袭封爵位,后降爵为侯,官至征虏长史。毛泰宝子毛乾祐袭封爵位。毛修之留在南方的三子仕于南朝,其中有毛惠秀,为毛修之孙子,南朝齐永明年间待诏秘阁,他善画佛像人物故事,仕南朝齐为少府卿。毛惠秀之兄毛惠远,善绘画,师事顾恺之画马,其图绘人物列女像,为天下第一。毛惠远子毛稜,继承其父画法,善于布置。

  三、河南历史上有诸多毛姓名人

  毛姓得姓虽早,但先秦时正史无传。载诸史册的第一个毛姓名人就是毛遂,他是今河南省原阳县人。此外,毛玠、毛宝、毛德祖等都是今河南人。

  战国策士毛遂。毛遂,魏国卷城(今河南原阳师寨乡路庄)人。战国末年在赵国平原君门下当食客,平原君是战国时的名公子,赵孝成王父赵惠文王的弟弟,门下有食客三千人。公元前258年,秦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就以平原君为使者到楚国请求救兵,期望联合抵抗秦国的军队。平原君决定从门下食客中挑选有勇力、文武兼备的20人前往,挑来挑去,终于找到19个人,毛遂自我推荐,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平原君怀疑毛遂的能力,毛遂用“脱颖而出”的道理说服了平原君。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考烈王商量联合抗秦的事,一再说明两国利害关系,可是,从早上谈到中午仍没有结果。毛遂手按佩剑,拾阶而上,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对楚王剖析利害关系,终于使楚王改变态度,愿拿出全部的兵力与赵联合抗秦,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毛遂主持赵楚歃血为盟的仪式。平原君归国后,夸奖毛遂:“毛先生的三寸舌抵百万之师!”,尊毛遂为上客。毛姓的“舌师堂”堂号和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的典故均出于此。

  被誉为“清公”的汉末廉吏毛玠毛玠字奉先,东汉末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东)人。少时为县吏,他廉而不贪,公正无私,在当地颇负盛名,被人誉为“清公”。汉献帝中平四年(187),曹操镇守兖州时,大肆招揽人才,毛玠被征辟为治中从事(州刺史重要幕僚)。毛玠审时度势,辅佐曹操逐鹿中原,深受曹操的信赖。当时,各据一方的豪强势力有七八股,曹操势力并不强大。毛玠向曹操献上著名的立国两策:其一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把东汉傀儡皇帝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取得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这样便于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影响扩充实力,号召天下,讨伐异己。其二是积极恢复生产,“修耕植,蓄军资”,以增强军事实力。毛玠的两条建策高瞻远瞩,对曹操未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曹操对此深表赞许,并很快付实施。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司空丞相,毛玠拜东曹掾(丞相府属官),与尚书崔琰共同掌管官吏的选拔考核和任免。他们所选拔和重用的都是清廉有为、品德高尚之士;被选的官员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必须是廉洁俭朴。这种选官方法震动全国,天下之士莫不以廉洁奉公自勉,以朴素勤俭为美德。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进爵为魏王,初建魏国,置丞相以下百官,毛玠官拜尚书仆射,继续掌管官吏的选任,贯彻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工作相当出色。当时,曹操在选择曹丕或者曹植为王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毛玠以袁绍嫡庶不分,因没有确定继嗣,导致诸子间火并之事,结果覆亡的教训,劝曹操早立继嗣,不可废嫡立庶。曹操采纳其建议,不久立曹丕为嗣。曹操的疑心病极重,晚年尤甚,群臣稍有不慎即遭杀身之祸,毛玠虽然为曹操立下大功,但仍难逃厄运。因崔琰一案牵连,毛玠被捕入狱,后虽经人营救,曹操免其一死,但已无意再起用他。毛玠被革去官职,闲居家中,数年后在忧愤中去世。一代功臣贤士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间。

  东晋功臣毛宝祖孙 毛宝(?~339),字硕真。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西晋末年随皇族琅琊王司马睿一同渡江南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毛宝任临湘令、平南将军参军、庐江太守,参与平定历阳内史苏峻之乱,因功受封州陵县开国侯,食邑千六百户。后任辅国将军、江夏相、都督随义阳二郡诸军事、南中郎将,随东晋重臣、荆州刺史庾亮讨伐郭默,击败后赵军,进位征虏将军。庾亮谋求北伐,请求朝廷授予毛宝豫州刺史重任。东晋遂以毛宝为豫州刺史、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与西阳太守樊峻率军万人守邾城。后赵主石虎派其子石鉴及将领率军五万人攻邾城,由于庾亮没有及时救援,邾城失陷,毛宝在突围中赴长江溺死。

  毛穆之(?~约379),字宪祖,小字武生,毛宝长子,有其父果敢刚毅之风度。安西将军庾翼任用为参军,袭封州陵侯。庾翼子庾方之任建武将军,镇守襄阳,因其年幼,以毛穆之为建武司马辅弼之。桓温继桓翼任荆州刺史、安西将军后,仍以毛穆之为参军,曾跟随桓温平定成汉政权,立有战功,朝廷封毛穆之次子为都乡侯。不久毛穆之任扬威将军、颍川太守,随桓温北伐攻下洛阳,举兵入函谷关。东晋穆帝升平年间,任都督宁州诸军事、扬威将军、宁州刺史,徙封为建安侯。桓温任太尉,毛穆之任太尉参军,加冠军将军衔。桓温北伐前燕,派毛穆之开凿钜野泽百余里,引汶水与济川相接,任都督扬州之义成荆州五郡雍州之京兆军事、襄阳义成河南三郡太守。前秦苻坚军进攻彭城,毛穆之受命镇守广陵,监视江北形势。后又任右将军、宣城内史,镇姑孰。前秦军攻襄阳和蜀汉,长江上游形势吃紧,朝廷派毛穆之受荆州刺史桓冲节制,任都督梁州之三郡军事、右将军、西蛮校尉、领建平太守,镇守巴郡,曾与苻坚军进行激烈交战,因粮食缺乏,只得退守巴东。后病卒,朝廷追赠其为中军将军。毛穆之有六子:珍、琚、球、璠、瑾、瑗,都在东晋政权担任重要职务,以毛琚最为知名。

  毛琚(?~405),字叔琏,出仕即为右将军桓豁参军,因父丧去职,后任卫将军谢安参军,后任谢安子谢琰征虏司马,升宁朔将军、淮南太守,不久补调为镇北将军、谯王司马恬司马,转任西中郎司马、龙骧将军、谯梁二郡内史。淝水之战,他配合朱序,出奇制胜,并追击前秦溃军至中阳(山西),以功迁建威将军、益州刺史。晋安帝初年,桓温子桓玄篡位,派使臣加封毛琚为散骑常侍、左将军。毛琚拘留桓玄使臣,并传檄远近,揭露桓玄罪恶行径,派兵与叛兵作战。毛瑾子毛修之佯受桓玄伪职为屯骑校尉,当时桓玄受到北府兵将领刘裕的进攻,大势已去。毛修之诱骗桓玄入蜀,毛修之、毛祐之等共杀桓玄。安帝复位后,下诏封毛琚为征西将军、加散骑常侍,都督益梁秦凉宁五州军事,行宜都、宁蜀太守。毛琚得知桓玄虽亡,但其余党仍然势力很大,占据着江陵,遂率众靖难,令其弟毛瑾、毛瑗顺江而下,派参军谯纵率领巴西、梓潼二郡军沿涪水,与毛琚军在巴郡相会。蜀人贪恋故土,不乐意东征。谯纵利用蜀人的思乡情绪,乘机进行煽动,遂在五城水口反叛,袭杀毛瑾、毛琚、毛瑗,以及在蜀的毛琚子侄。安帝义熙年间,朝廷追封毛琚为归乡公,食邑1500户,由毛琚子毛弘之嗣位。朝廷封毛祐之为夷道县侯。从毛宝至毛琚,位居持节开府之位者四人,为将帅之家,在东晋时只有寻阳周氏(周处家族)可与之媲美。

  东晋南朝勇将毛德祖.毛德祖(365~429),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为毛宝同宗。东晋中叶,毛德祖兄弟五人,相互携持南渡,皆有军事才干。东晋后期,荆州刺史刘道规任用毛德祖为建武将军、始平太守、涪陵太守。刘裕讨伐司马休之时,以毛德祖为太尉参军、义阳太守,赐爵迁陵县侯,转南阳太守。曾跟随刘裕北伐后秦,攻陷荥阳、扶风、南安、冯翊数郡,所向披摩,深受刘裕赞许,晋升其为龙骧将军、秦州刺史。刘裕留第二子桂阳公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以毛德祖为中兵参军,领天水太守。后以都督河东平阳二郡军事、辅国将军、河东太守,接替刘遵考守蒲坂。当时在河北的东晋军都被北魏打败,唯独毛德祖全军而归。刘裕准备再次荡平河洛,先以毛德祖都督九郡军事、冠军将军、荥阳京兆太守,不久升任司雍并三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镇守武牢。刘裕称帝,建立南朝宋,赐爵灌(一作观)阳县男,食邑400户。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北魏军攻武牢,毛德祖为国死难,时年65岁。毛德祖大弟毛嶷、毛嶷弟毛辩,皆奋不顾身,其勇气为世人感叹,屡立战功。

  南朝陈朝重臣毛喜。毛喜,祖籍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其祖父毛称,仕南朝梁任散骑常侍,父亲毛栖忠,仕南朝梁为中权司马。毛喜少好学习,擅长草书和隶书,南朝梁大将陈霸先深知其才干,让他与侄子陈顼一同侍奉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萧绎在江陵称帝(南朝梁元帝),以陈顼为领直,毛喜任尚书功论侍郎。西魏兵攻下江陵,陈顼和毛喜被俘至长安。南朝陈文帝继位后,北周将毛喜放回,毛喜向陈文帝进献北周与陈和好之策,促使北周放回陈顼。毛喜又受命出使北周,迎回陈顼妻子柳氏(后来的柳皇后)及子(后来的陈后主)。陈顼为陈文帝之弟,受封为安成王,自北周归朝后任骠骑将军,仍以毛喜为将军府谘议参军,领中记室,负责将军府中文书往来。陈顼自立为帝(陈宣帝),毛喜因有辅弼之功,任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掌军国机密,后又受封为东昌县侯。后以太子右卫率、右将军身份行江夏、武陵、桂阳三王府国事,历位御史中丞、五兵尚书,参掌选拔任用官吏事宜,官至丹杨尹、吏部尚书。宣帝委政于毛喜,毛喜屡有谏争,多被采纳。陈宣帝病故,太子陈叔宝即位后(后主),政治上把忠臣当作仇敌,视小民如草芥,横征暴敛,刑罚苛重,生活上穷奢极欲,沉缅于酒色。毛喜屡次谏争匡正,陈后主视之为仇寇,将其逐出都城,任永嘉太史。毛喜在郡,将全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改任南安内史。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征召毛喜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毛喜回朝途中病故。毛喜有文集十卷。

  四、河南有诸多毛姓历史遗迹

  毛国遗址 西周初年,毛国初封于陕西扶风,周平王率周王室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时,毛国也随之东迁。关于东迁后毛国的地望,一些学者认为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说:“《汇纂》,毛在河南府宜阳县界。”明清河南府治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此外,齐思和《西周地理考》也说:“毛,今河南宜阳县境。”;顾栋高在《大事表》五中认为毛姓封地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据毛公鼎………毛公鼎、毛伯敦并出扶风,似可推知毛公采邑西周时在扶风,东迁后在洛阳附近。”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资料,现尚无法确定毛国的具体方位,但宜阳为毛姓得姓地应属无疑。

  毛遂故里 战国时名士毛遂的故里在原阳县师寨乡路庄。路庄东北角,曾有一所毛遂庙,昔日“灵宫三间,拜殿三楹”,现仍存在石碑四通。“毛仙庙碑文”载:“路庄是其(毛遂)故居”,且因毛遂“能御大灾……永为一方之保障”。所以“四方闻而……祀之”。村东有一大土岗,俗称“毛遂岗”,系毛氏祖茔。在路庄及邻近村庄,世代流传有毛遂勤劳善良、大智若愚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毛遂的敬仰、歌颂和对美的事物的憧憬。在今河南省淇县云蒙山游览区,尚有毛遂洞等古迹。原阳县系1950年由原武、阳武两县合并而成。今原阳县路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原武县辖。原武县战国时为卷城,属魏。秦置卷县,属三川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卷县再入荥阳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卷县复置,仍属荥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卷县再废,入荥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于旧卷地置原陵县,属管州,隋大业三年(607),又属荥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原陵县改为原武县,仍属荥阳郡。《广平府志》中唐撰墓志铭说毛遂及其先人毛遂“家本荥阳”,指的是毛家原籍唐时所属之郡,这和毛遂故里在今原阳县路庄是不矛盾的。原阳县路庄战国时属魏国卷城,故说毛遂为魏国人是对的。魏惠王迁都大梁,故魏又称梁。而毛遂自荐一事又发生在魏迁都大梁之后,因此林汉达先生《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中称毛遂为大梁人。至于一些辞书中说毛遂籍是“战国时赵国人”,也可自圆其说。在战国后期的大乱时期中,在魏迁都大梁至毛遂自荐使楚之间的百余年间,仅秦、赵、魏、三国之间就发生过25次战争,时魏势渐衰,魏地不断被秦、赵等国蚕吞。而毛遂建村、“择里”于赵地——漳河之滨的鸡泽县,后裔均衍居于赵地,后世便以此称他为赵国人了。综上所述,毛遂的籍贯,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故里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师寨乡路庄。今原阳县毛姓属人数众多的大姓,全县毛姓人口达两万人左右,分布在全县70多个自然村镇,以“毛”字名命名的村有老毛庄、毛屋、毛庙、毛滩、毛庄等。

  五、毛姓祖地宜阳概况及毛姓研究情况

  西初周年,毛国初封于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为伯爵。周平王东迁后,扶风、岐山被戎狄占有,毛国随之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的籍水毛泉(今河南宜阳东北)。但此时的毛的封疆已大为缩小,降为周王畿内的采邑。因此,今河南宜阳应视为毛姓祖地。

  毛姓的祖地宜阳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东接洛阳,西连洛宁,北与新安、义马、渑池为邻,南与伊川、嵩县交界。宜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曾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乡。现存仰韶、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14处,韩故都、汉八关城、唐连昌宫、福昌阁等古建筑10余处。宜阳人文景观众多,中州名刹灵山寺作为白马寺的姊妹寺,仅距县城8公里,千百年来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和香客;自然风光优美,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烟云浩淼,飞瀑高悬,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更因吴承恩《西游记》的创作而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宜阳县已确立“以工业兴县和产业富民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围绕建设烟叶大县、畜牧大县、工业强县三大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洛阳卫星城。宜阳与毛姓历史上闻名望族荥阳毛氏故地原阳县,成为毛姓寻根问祖的胜地。

  为适应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的需要,河南作为毛姓祖居地,先后成立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中原族史学术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对毛姓历史文化进行探索,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如《中原寻根?毛姓》、《根在河南?毛姓》、《中原大典?民俗典?毛姓》、《源于河南155个大姓?毛姓》、《新编百家姓?毛姓》等。近年来,河南省一些学者围绕当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及毛姓祖源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毛泽东这支韶山毛姓根在荥阳郡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原阳县成立了毛泽东祖籍研究会,对毛泽东的祖籍展开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徐玉清,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副处长、河南省姓氏研究会常务理事。)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