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史家胡同59号故事
史家胡同59号故事
□ 赵家鹏
海棠摇落,院落成了时间唯一的解药。老宅院还在,老李总要时不常回去看看。四合院格局如旧,胡同口的修鞋摊,却不知踪影。荒凉的胡同,敞开如洞,进口处挂一块红底白边的铁牌,上书四字街名“史家胡同”。
这条直线长度不过800米的胡同,附着了老李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记忆。尽管,“史家胡同”之名,在明中叶《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经出现,但时至今日,老李依然认为,胡同得名于明末将领史可法,
旧京掌故,史可法家祠便位于史家胡同,即史家胡同与内务部街相夹的史家胡同59号。这座传说中的家祠,院落三进,从1939年开始,成为了史家小学的所在地。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群英会”上,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曾亲为史家小学颁发“红旗学校”锦旗。
1971年,老李7岁,就近入学,进入了史家小学。校园略显狭小的活动空间、教室里裸露的梁椽与砖墁的地面、飞檐斗拱的校门口高出石基座的门槛,入其毕生梦中。跨过朱漆大门下的高门槛,几少年追逐喧闹,不觉间便闯入了“海棠院儿”。
“海棠院儿”在史家胡同56号,是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宿舍,老李的许多同学的家在此处。每至暮春,三进院落的主院中,海棠花开妍盛,宅以花名,被称“海棠院儿”。
沿“海棠院儿”东西望,名宅鳞次。从晚清至当代,众多政商名流,置地于此。称名于后世者,如史家胡同51号曾是章士钊居所,其女章含之与乔冠华的爱情亦在此处结果;53号即著名的好园宾馆,宾馆名由邓颖超所题,寓意“女子园”,其前身为全国妇联办公点,帅孟奇、邓颖超、康克清等皆曾在此办公;史家胡同亦是众多中共领导人宅邸,华国锋、徐向前、荣毅仁、于光远、仲曦东、臧克家等曾先后居住此。
老李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在当年史家胡同59号的学校里,有许多同学来自望族名门,但少年们厮混在一起,竟无从意识。
瑞金路十八条
文革时期,史家胡同一度改名为瑞金路十八条。瑞金路十八条的岁月,成年人在红潮中翻滚,孩子们过着无人约束的日子。
在不知春秋的日子中,胡同里的孩子恶作剧渐多。对于这些“小流氓”,片警自有办法。每遇到“小流氓”,片警便会喝令其解下裤腰带,然后持裤腰带,趋自行车向前,“小流氓”遂提起裤子跟在自行车屁股后面,绕着胡同跑圈。如游戏般的惩戒中,年轻的欲望裸埕在太阳下,汗流淋漓。
后来,从史家胡同走出的姜文,对这一段岁月无比怀念,他在其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旁白道:“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
姜文是人民艺术剧院的子弟。由于人艺毗邻史家小学,人艺子弟大多就近入学。外交部等部委亦因地理因素,子弟就近在史家上学。附近百姓的子女,亦在史家上学。不同阶层的子女混处同学,相互之间却并无隔阂,浑然不觉。“择校”这个词,在那个年代,还不曾诞生。
与史家小学相类,后来成为名满京华的知名学校,数十年前,都不曾获得过政治上刻意的特权,崛起背后的原因,多得自地理上的便利。实验二小名声不弱于史家小学,即因其坐落在新文化运动起源之地新文化街,且斜对面便是中南海。育才学校前身是延安保育院,但因迁入北京后建址于先农坛,远离核心,遂失去了地缘政治优势,声势稍弱。更典型的例子是府学小学,此校历史已逾600年,与史家小学相邻,但在发展上落后于后者,亦可以从地理位置稍有偏离中获得理解。
贫穷是七十年代的烙印。在当年的史家小学,每个学生每学期学费2.5元,尽管如此,许多人还经常不交。在老李的印象中,孩子们的衣服大都破破烂烂,补丁成群,其中传得最好的一个卫戍司令的孩子,经常穿着新军装,跨一把刺刀来上学,据说家里还有九间房,但好像谁也没把他当回事儿,除了派出所片警。跨刺刀的孩子犯事后,片警会把他当天释放。
孩子们羡慕的还是学习好的同学。老李记得,同班有个学习特别好的同学,每次考试都考第一,教科书上有五种解题方法,但他偏能想出九种。种种事迹,让大家都羡慕不已,尤其是老师都夸赞,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
当时,尽管国内纷纭,教育难以为继,但在史家小学的学生心目中,老师仍颇有威望。史家小学校风以严谨著称,管理严格,对学习成绩要求也很严。不仅如此,虽然,风气影响,学生在校外打架老师难以禁止,但在校内,史家小学的学生却不敢对老师出手相向。那时候,在史家小学,仍有一些解放前留下的老师任教。让老李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是一个眉白而长的老太太,对她奇异的相貌,学生们私下觳觫不已。
白而长的眉毛垂下旧的传统,新时代则为其感染上了红色。七十年代,工农兵陆续进入教育领域,又红又专的工农占领教师岗位,成为时尚。在史家胡同,有一个卖菜的女人,趁时摇身变成了老师,教授政治,后来,据说买菜女人当上了学校书记。
老李和他的伙伴,对卖菜的老师不感兴趣。出于看热闹的心里,他们喜欢围着一个打光棍的男老师转。每碰到男老师找女同学谈话,男孩们便围聚到窗口,起哄架秧子。
尽管是小学生,无拘束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欣赏女孩。对于北方的男孩来说,来自南方的女孩颇为亮眼。男孩们开始注意女孩,但有一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却让大家不敢接近。这是女孩没有母亲,人们传说,她很小时候,曾经打报告举报她的亲生母亲反对毛主席,其母为此自缢身亡。对这个流传于坊间的故事,无人求证过,便遗落到了胡同的记忆中。还有一个女孩家庭成分不好,亦因此,格外积极,一心要争当少先队员。那时候,史家小学优秀的少先队员,能获得团中央委派,在党和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及首都机场迎宾时,前去光荣献花。
发育中的男孩,对女孩的疏离记忆,被封存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以史家胡同和内务府街为蓝本拍摄的影片中。甚至片中诸多角色,亦有着现实的对应。影片中外号“古伦木”的傻子,曾真实存在,人们叫他“老四”。当年在史家胡同颇有威望的一位“大哥”,正是姜文的邻居,八十年代,这位“大哥”曾因打架被送去劳动教养。
八十年代,老李和他的邻居同学们,纷纷离开了史家小学,有的亦走出了史家胡同。那个年代,一首名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正风靡一时。自觉已不再是孩子的少年郎,一边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一边憧憬着未来。
二十年后再相会
1980年,人艺将史家胡同56号的排练厅和后花园拆除了,另起了两栋新楼,“海棠院儿”自此没了。其后三十年,物故人非,纷纷开始,等到老李再见到故人的时候,也已经是十几年以后了。
九十年代中期,一位曾在史家胡同短居过、当年的电影童星,在下海发财后,返回史家胡同,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史家小学读书。因为其户口原籍不在史家胡同,所以按就近入学的规定,无法收录他的孩子。为了达到目的,他便出资给史家小学每个班配备了一套影像系统。这在当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这位与老李熟络的故人之举,亦让老李震惊,她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花钱可以选学校了。
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为解决机关子弟学籍的共建入学方式,亦发生了变化。以史家小学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为例,原来,这个地方并没有大企业驻扎。改革开放后,为招商引资,东城区除了在土地、房屋和财税方面开出招商便利外,亦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置换,即以提供共建名额的方式,招徕了许多大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保利等纷纷将总部设到了东城区。
据熟悉史家小学的知情人士透露,仅史家小学就有包括外交部、中石油、中石化、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等在内的6个部委、近10个大公司参与共建。基本的共建方式是,史家小学每年给各单位提供20个左右入学名额,而每个单位每年要掏出1000万共建费。2005年之前,共建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但在2005年史家小学迁址之后,区里将学校共建的工作抓了过去,区委书记和区长以下开始直接安排。
除了各大部委和公司的共建名额,每年史家小学还会给负责史家胡同的派出所1个入学名额。该派出所每年需要负责调查划片生的资质,保证学校生源来历不做假。
商业资本以及政治权贵的渗入,逐渐打破了七十年代就近入学的格局。从目前的情况看,史家小学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三:一为传统的就近划片生;二为法定以外的共建生,这部分学生大概有7、8个班之多;三为高干子弟,高干子弟入学,名额直接划给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如有领导人眷属申请入学,需直接联系中办,不能直接同学校接洽。曾有故事,某前代领导人子弟希望进入史家小学学习,遂直接联系学校,但学校明确予以拒绝,并表示希望通过中办名额入学,不要占用老百姓的名额。
据悉,现在在史家小学,中央领导人子弟约有30到40个。这些孩子在派出所皆有登记的,要确保其安全。曾经有一次,某高级官员的孩子,放学之后自己跑到了网吧,结果7、8个派出所出动,遍寻一夜,才在网吧找到这个孩子。惊动如此,可见一斑。
与史家小学类似,实验二小因地缘关系,亦招收有不少领导人子弟,甚至由于其附近片区住户较少,校内高干子弟比例更高,约达到百分之八九十。
除了招收高干子弟,史家小学一贯以来亦承担着政治任务。1963年,时任老挝总理的贵宁·奔舍那被暗杀,老挝国内局势动荡,贵宁夫人带着子女避祸中国,对其子女的教育任务,即落到了史家小学等学校身上。1964年,贵宁·奔舍那遗女西沙蒙和开芸姐妹进入史家小学六(3)班,短暂学习了半个学期。此外,1995年坐床继位的十一世班禅,因当时年纪尚小,其教育任务,亦由史家小学承担。十一世班禅在北京接受了小学教育,现在史家小学还有班禅上学时所题墨宝。
走出史家胡同
老李在史家胡同的旧宅院,如今已经租给了别人。每次返回幼年的胡同,除了收租,偶尔也会同租客谈笑宴乐、唏嘘人生。
如今在这条记载了老李人生半途的胡同中,他的母校,位于史家胡同59号的史家小学,也已经迁移了出去。2005年,为扩大学校规模,东城区斥资3亿,在南弓匠营胡同划出一片空地,为史家小学建起了新校。新建后的校园,面积比老校园扩大数倍,背倚东二环路,已具壮园气象。
史家祠堂却在这一迁一建中,人与物俱毁弃不复。当年眉白而长的老师作古久矣,卖菜转教政治的老师在学校书记位上退休,被男学生嘲弄的光棍男老师后来找到了老婆,他的老婆正是同校的女老师,两人亦已退休。
新人替旧人,现今的史家小学依旧配有国内最顶尖的老师,教学理念不同往日,老师的权威犹胜当年,颇使学生觳觫。一位史家小学的家长曾讲起这样一则亲历故事:其子为史家小学学生,而他本人亦同史家某位特级教师交好,于是该特级教师遂视其子如子。某次,孩子的班主任留下作文,题为《最想当什么样的人》,孩子后来当着父母与这位特级教师的面,表示未来想当普京般人物。父母颔首赞许,该特级教师却惊起,出于好心私下对孩子说,一定要写想当像班主任那样的人。父母与孩子不解,该特级教师解释,唯此,班主任才能喜欢孩子,才能获评高分。“我不能实话实说吗?”这是孩子最后的疑问。
孩子的疑问无人解答,直至沉默变成迷思,孩子将永不开口。2010年9月1日,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播报,一名12岁女孩在开学前一天,因厌学而跳楼身亡。据悉,女孩曾在国外读幼儿园,望女成凤的父母回国后,欲将其转入重点小学,女孩情绪不满,留书一封,与世界诀别。遗书如此写道:不明白大人为什么那么奇怪,总让我上学,生活好累好烦。
史家胡同59号故事将不再继续。当此时刻,史家小学恰迎来了70周年校庆,老李的同学们回来了,经过岁月迁变,人们竟不敢相识。当年带刺刀的司令儿子,如今弃刀执笔,成了一名编剧;被送去劳教的“大哥”进了部委,当了大领导;举报母亲的女孩没有来,但人们听说她后来上了大学,进了央企;当年家庭成分不好、却一心争当少先队员的女孩最终遂了心愿,进入了体制内,为自己染上了“最红”的颜色。后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史家小学70周年校庆,一般的校友都没有资格进去,“最红”的女孩却被邀请进入了会场。
最让老李们惊讶的是,还是当年考第一的天才学生。如今,他疯了。据说,当年高考,这位天才学生以一分之差,失意于北大最好的院系,只得屈就次好的院系,后来虽一路平步,进入外企少年得志,但没想到,一朝受挫于股市,便从此一蹶不振,癫狂成疯。但医院却不愿意收治他。
当年的疯子“老四”,却不知去了哪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处,“古伦木”惊鸿出现,人们用旧日的暗号与其交流,他却骂出了不曾说过的粗口。
□ 赵家鹏
海棠摇落,院落成了时间唯一的解药。老宅院还在,老李总要时不常回去看看。四合院格局如旧,胡同口的修鞋摊,却不知踪影。荒凉的胡同,敞开如洞,进口处挂一块红底白边的铁牌,上书四字街名“史家胡同”。
这条直线长度不过800米的胡同,附着了老李童年与少年时代的记忆。尽管,“史家胡同”之名,在明中叶《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经出现,但时至今日,老李依然认为,胡同得名于明末将领史可法,
旧京掌故,史可法家祠便位于史家胡同,即史家胡同与内务部街相夹的史家胡同59号。这座传说中的家祠,院落三进,从1939年开始,成为了史家小学的所在地。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群英会”上,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曾亲为史家小学颁发“红旗学校”锦旗。
1971年,老李7岁,就近入学,进入了史家小学。校园略显狭小的活动空间、教室里裸露的梁椽与砖墁的地面、飞檐斗拱的校门口高出石基座的门槛,入其毕生梦中。跨过朱漆大门下的高门槛,几少年追逐喧闹,不觉间便闯入了“海棠院儿”。
“海棠院儿”在史家胡同56号,是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宿舍,老李的许多同学的家在此处。每至暮春,三进院落的主院中,海棠花开妍盛,宅以花名,被称“海棠院儿”。
沿“海棠院儿”东西望,名宅鳞次。从晚清至当代,众多政商名流,置地于此。称名于后世者,如史家胡同51号曾是章士钊居所,其女章含之与乔冠华的爱情亦在此处结果;53号即著名的好园宾馆,宾馆名由邓颖超所题,寓意“女子园”,其前身为全国妇联办公点,帅孟奇、邓颖超、康克清等皆曾在此办公;史家胡同亦是众多中共领导人宅邸,华国锋、徐向前、荣毅仁、于光远、仲曦东、臧克家等曾先后居住此。
老李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在当年史家胡同59号的学校里,有许多同学来自望族名门,但少年们厮混在一起,竟无从意识。
瑞金路十八条
文革时期,史家胡同一度改名为瑞金路十八条。瑞金路十八条的岁月,成年人在红潮中翻滚,孩子们过着无人约束的日子。
在不知春秋的日子中,胡同里的孩子恶作剧渐多。对于这些“小流氓”,片警自有办法。每遇到“小流氓”,片警便会喝令其解下裤腰带,然后持裤腰带,趋自行车向前,“小流氓”遂提起裤子跟在自行车屁股后面,绕着胡同跑圈。如游戏般的惩戒中,年轻的欲望裸埕在太阳下,汗流淋漓。
后来,从史家胡同走出的姜文,对这一段岁月无比怀念,他在其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旁白道:“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
姜文是人民艺术剧院的子弟。由于人艺毗邻史家小学,人艺子弟大多就近入学。外交部等部委亦因地理因素,子弟就近在史家上学。附近百姓的子女,亦在史家上学。不同阶层的子女混处同学,相互之间却并无隔阂,浑然不觉。“择校”这个词,在那个年代,还不曾诞生。
与史家小学相类,后来成为名满京华的知名学校,数十年前,都不曾获得过政治上刻意的特权,崛起背后的原因,多得自地理上的便利。实验二小名声不弱于史家小学,即因其坐落在新文化运动起源之地新文化街,且斜对面便是中南海。育才学校前身是延安保育院,但因迁入北京后建址于先农坛,远离核心,遂失去了地缘政治优势,声势稍弱。更典型的例子是府学小学,此校历史已逾600年,与史家小学相邻,但在发展上落后于后者,亦可以从地理位置稍有偏离中获得理解。
贫穷是七十年代的烙印。在当年的史家小学,每个学生每学期学费2.5元,尽管如此,许多人还经常不交。在老李的印象中,孩子们的衣服大都破破烂烂,补丁成群,其中传得最好的一个卫戍司令的孩子,经常穿着新军装,跨一把刺刀来上学,据说家里还有九间房,但好像谁也没把他当回事儿,除了派出所片警。跨刺刀的孩子犯事后,片警会把他当天释放。
孩子们羡慕的还是学习好的同学。老李记得,同班有个学习特别好的同学,每次考试都考第一,教科书上有五种解题方法,但他偏能想出九种。种种事迹,让大家都羡慕不已,尤其是老师都夸赞,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
当时,尽管国内纷纭,教育难以为继,但在史家小学的学生心目中,老师仍颇有威望。史家小学校风以严谨著称,管理严格,对学习成绩要求也很严。不仅如此,虽然,风气影响,学生在校外打架老师难以禁止,但在校内,史家小学的学生却不敢对老师出手相向。那时候,在史家小学,仍有一些解放前留下的老师任教。让老李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是一个眉白而长的老太太,对她奇异的相貌,学生们私下觳觫不已。
白而长的眉毛垂下旧的传统,新时代则为其感染上了红色。七十年代,工农兵陆续进入教育领域,又红又专的工农占领教师岗位,成为时尚。在史家胡同,有一个卖菜的女人,趁时摇身变成了老师,教授政治,后来,据说买菜女人当上了学校书记。
老李和他的伙伴,对卖菜的老师不感兴趣。出于看热闹的心里,他们喜欢围着一个打光棍的男老师转。每碰到男老师找女同学谈话,男孩们便围聚到窗口,起哄架秧子。
尽管是小学生,无拘束的孩子已经学会了欣赏女孩。对于北方的男孩来说,来自南方的女孩颇为亮眼。男孩们开始注意女孩,但有一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却让大家不敢接近。这是女孩没有母亲,人们传说,她很小时候,曾经打报告举报她的亲生母亲反对毛主席,其母为此自缢身亡。对这个流传于坊间的故事,无人求证过,便遗落到了胡同的记忆中。还有一个女孩家庭成分不好,亦因此,格外积极,一心要争当少先队员。那时候,史家小学优秀的少先队员,能获得团中央委派,在党和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及首都机场迎宾时,前去光荣献花。
发育中的男孩,对女孩的疏离记忆,被封存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以史家胡同和内务府街为蓝本拍摄的影片中。甚至片中诸多角色,亦有着现实的对应。影片中外号“古伦木”的傻子,曾真实存在,人们叫他“老四”。当年在史家胡同颇有威望的一位“大哥”,正是姜文的邻居,八十年代,这位“大哥”曾因打架被送去劳动教养。
八十年代,老李和他的邻居同学们,纷纷离开了史家小学,有的亦走出了史家胡同。那个年代,一首名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正风靡一时。自觉已不再是孩子的少年郎,一边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一边憧憬着未来。
二十年后再相会
1980年,人艺将史家胡同56号的排练厅和后花园拆除了,另起了两栋新楼,“海棠院儿”自此没了。其后三十年,物故人非,纷纷开始,等到老李再见到故人的时候,也已经是十几年以后了。
九十年代中期,一位曾在史家胡同短居过、当年的电影童星,在下海发财后,返回史家胡同,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史家小学读书。因为其户口原籍不在史家胡同,所以按就近入学的规定,无法收录他的孩子。为了达到目的,他便出资给史家小学每个班配备了一套影像系统。这在当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这位与老李熟络的故人之举,亦让老李震惊,她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花钱可以选学校了。
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为解决机关子弟学籍的共建入学方式,亦发生了变化。以史家小学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为例,原来,这个地方并没有大企业驻扎。改革开放后,为招商引资,东城区除了在土地、房屋和财税方面开出招商便利外,亦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置换,即以提供共建名额的方式,招徕了许多大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保利等纷纷将总部设到了东城区。
据熟悉史家小学的知情人士透露,仅史家小学就有包括外交部、中石油、中石化、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等在内的6个部委、近10个大公司参与共建。基本的共建方式是,史家小学每年给各单位提供20个左右入学名额,而每个单位每年要掏出1000万共建费。2005年之前,共建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但在2005年史家小学迁址之后,区里将学校共建的工作抓了过去,区委书记和区长以下开始直接安排。
除了各大部委和公司的共建名额,每年史家小学还会给负责史家胡同的派出所1个入学名额。该派出所每年需要负责调查划片生的资质,保证学校生源来历不做假。
商业资本以及政治权贵的渗入,逐渐打破了七十年代就近入学的格局。从目前的情况看,史家小学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三:一为传统的就近划片生;二为法定以外的共建生,这部分学生大概有7、8个班之多;三为高干子弟,高干子弟入学,名额直接划给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如有领导人眷属申请入学,需直接联系中办,不能直接同学校接洽。曾有故事,某前代领导人子弟希望进入史家小学学习,遂直接联系学校,但学校明确予以拒绝,并表示希望通过中办名额入学,不要占用老百姓的名额。
据悉,现在在史家小学,中央领导人子弟约有30到40个。这些孩子在派出所皆有登记的,要确保其安全。曾经有一次,某高级官员的孩子,放学之后自己跑到了网吧,结果7、8个派出所出动,遍寻一夜,才在网吧找到这个孩子。惊动如此,可见一斑。
与史家小学类似,实验二小因地缘关系,亦招收有不少领导人子弟,甚至由于其附近片区住户较少,校内高干子弟比例更高,约达到百分之八九十。
除了招收高干子弟,史家小学一贯以来亦承担着政治任务。1963年,时任老挝总理的贵宁·奔舍那被暗杀,老挝国内局势动荡,贵宁夫人带着子女避祸中国,对其子女的教育任务,即落到了史家小学等学校身上。1964年,贵宁·奔舍那遗女西沙蒙和开芸姐妹进入史家小学六(3)班,短暂学习了半个学期。此外,1995年坐床继位的十一世班禅,因当时年纪尚小,其教育任务,亦由史家小学承担。十一世班禅在北京接受了小学教育,现在史家小学还有班禅上学时所题墨宝。
走出史家胡同
老李在史家胡同的旧宅院,如今已经租给了别人。每次返回幼年的胡同,除了收租,偶尔也会同租客谈笑宴乐、唏嘘人生。
如今在这条记载了老李人生半途的胡同中,他的母校,位于史家胡同59号的史家小学,也已经迁移了出去。2005年,为扩大学校规模,东城区斥资3亿,在南弓匠营胡同划出一片空地,为史家小学建起了新校。新建后的校园,面积比老校园扩大数倍,背倚东二环路,已具壮园气象。
史家祠堂却在这一迁一建中,人与物俱毁弃不复。当年眉白而长的老师作古久矣,卖菜转教政治的老师在学校书记位上退休,被男学生嘲弄的光棍男老师后来找到了老婆,他的老婆正是同校的女老师,两人亦已退休。
新人替旧人,现今的史家小学依旧配有国内最顶尖的老师,教学理念不同往日,老师的权威犹胜当年,颇使学生觳觫。一位史家小学的家长曾讲起这样一则亲历故事:其子为史家小学学生,而他本人亦同史家某位特级教师交好,于是该特级教师遂视其子如子。某次,孩子的班主任留下作文,题为《最想当什么样的人》,孩子后来当着父母与这位特级教师的面,表示未来想当普京般人物。父母颔首赞许,该特级教师却惊起,出于好心私下对孩子说,一定要写想当像班主任那样的人。父母与孩子不解,该特级教师解释,唯此,班主任才能喜欢孩子,才能获评高分。“我不能实话实说吗?”这是孩子最后的疑问。
孩子的疑问无人解答,直至沉默变成迷思,孩子将永不开口。2010年9月1日,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播报,一名12岁女孩在开学前一天,因厌学而跳楼身亡。据悉,女孩曾在国外读幼儿园,望女成凤的父母回国后,欲将其转入重点小学,女孩情绪不满,留书一封,与世界诀别。遗书如此写道:不明白大人为什么那么奇怪,总让我上学,生活好累好烦。
史家胡同59号故事将不再继续。当此时刻,史家小学恰迎来了70周年校庆,老李的同学们回来了,经过岁月迁变,人们竟不敢相识。当年带刺刀的司令儿子,如今弃刀执笔,成了一名编剧;被送去劳教的“大哥”进了部委,当了大领导;举报母亲的女孩没有来,但人们听说她后来上了大学,进了央企;当年家庭成分不好、却一心争当少先队员的女孩最终遂了心愿,进入了体制内,为自己染上了“最红”的颜色。后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史家小学70周年校庆,一般的校友都没有资格进去,“最红”的女孩却被邀请进入了会场。
最让老李们惊讶的是,还是当年考第一的天才学生。如今,他疯了。据说,当年高考,这位天才学生以一分之差,失意于北大最好的院系,只得屈就次好的院系,后来虽一路平步,进入外企少年得志,但没想到,一朝受挫于股市,便从此一蹶不振,癫狂成疯。但医院却不愿意收治他。
当年的疯子“老四”,却不知去了哪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处,“古伦木”惊鸿出现,人们用旧日的暗号与其交流,他却骂出了不曾说过的粗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