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邓小平访美那九天


邓小平访美那九天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九天,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宗大事。这次出访可谓承前启后,在毛泽东、 周恩来于七十年代初期取得的中美关系解冻基础上,高瞻远瞩地开拓了中国未来的国际影响力,并为改革开放、落实四个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铺垫作用。本书作者作为亲历者之一,详实记录了邓小平访美九天的具体行程,对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描述。

邓小平到宾馆之后,几乎没有休息,不到五分钟后,换了一套衣服,便催促礼宾司安排出发去布热津斯基家据说他特别嘱咐:“这个活动很重要。”它是邓小平访美的首项活动,也是他履行先前承诺的一次活动。

有关它的内容不是采访得来,而是中美双方于事后或以新闻发言人方式向媒体宣布,或以参与者的忆述透露出来。

这一活动项目,预告日程中没有列入。同时,也不可能有任何媒体在场进行采访,而且,一位远道而来的国家领导人,抵达后的第一项活动,竟是出席家宴,绝无仅有。

出席家宴

据消息灵通的传媒人士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及夫人卓琳抵达华盛顿第一晚外出参加的首次活动,竟是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总统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家,出席一场非正规的“聚旧家宴”。这项活动在预告中没有事先公布。

在各方记者围询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杰罗尔德·谢克特 (Jerrold Schecter)终于公开解释。他说,这一项活动未事前公开,是因为它被列为非正规的一次特殊登门做客,没有被归进邓小平的访问日程中。

然后,他讲述了前因后果:1978年5月时,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到北京与中国高层谈中美两国关系如何进入全面正常化的有关问题,在主要内容都取得共识之后,邓小平曾在颐和园设午宴款待这位美国来客。席间当二人具体讨论邓小平前往美国访问的可能性时,布热津斯基提到邓小平如果成行,届时也到他家中吃一顿美国式的普通晚餐。邓小平当时接受了访美邀请,并同意上布热津斯基的家去享用这一顿饭。后来行程定了,研究细节,最后的最后才安排在抵美的第一天第一晚依约赴宴。

发言人同时透露了当晚一些详情。他说,获邀的其他客人包括美国国务卿万斯夫妇、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大使夫妇,还有几名中方与美方的外交官员。他再三地强调,这是非常规的一次宴请。当晚出席这顿晚餐的16人之中,大多数是曾经参与过建交谈判的主要代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那个谈判小组的一次非正式聚旧。

陪客名单

对邓小平来说,先去吃这顿家宴,是履行承诺。有传媒报道称,他在抵宾馆后不久,就在大堂等候出发。保安人员马上给他安排车队,载他去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镇(McLean,Vinginia)布热津斯基的家。该处地处华府的西郊,相距也不算太远。

中方陪同前去参加的官员有: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夫人殷森、外交部长黄华和夫人何理良、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和夫人李友锋以及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另加翻译员冀朝铸。

美方除了上面已提过的万斯夫妇及伍德科克夫妇外,奥克森伯格(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他曾是美国学界中国通)、霍尔布鲁克(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均获邀请前往作陪。

因为中美双方当晚到会的官员,亦是中美建交前的谈判者,所以,作为中美建交之后,又一次同聚在一起,亦算重逢、互相庆祝。然而,从正常的礼宾安排来说,作为一位中国副总理抵达美国后首项活动,不是欢迎仪式,又非隆重国宴,曾使柴泽民为此疑惑不解。他说,美国人的安排有点忽高忽低:副总统到机场迎接固然是升级破格,第一项活动是私人家宴又属另类破例。

由于宾主都很熟稔,怀旧说新,气氛融洽。当晚的主菜是由布热津斯基夫人亲自下厨做的熏烤牛仔肉,至于端菜招呼则由他们的三名儿女担任。他们是15岁的伊凡(Ivan)、14岁的马克(MarL)和11岁的女儿米嘉(Mika)。

会谈预演

席间也曾略谈政治。主人想向客人探风,邓小平则改守为攻,套出了美方担心的问题。原来卡特备受国会批评压力。希望邓小平此行能尽量多添好感,化解美国上下阶层人士过往歧见,并为经济贸易带来诸多好处。

这样的话题本来并没有记者在场记录和采访,一切相关的席间内容,都是参与者事后泄露,或通过别人透露出来的。至于中国方面,也是多年以后,有未透露姓名的在场者自己或借他人之口提及当晚一些情况。

据说,在闲谈中,布热津斯基对邓小平说,为了达成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卡特总统在国会曾遇到困难,这尤其与参众两院议员中的援蒋势力故意制造的障碍有关。然后,他转问邓小平:“您在中国国内也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吗?”

邓小平当时应声说:“有。”

他的回答当然引起美方在场者的关注,都紧紧地盯住了邓小平。后来,奥克森伯格提及此事时说他在一旁以为:“这将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夜晚,看他多么坦率!我们将可以了解中国在制定此政策的过程中到底曾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邓小平停顿了一下,语带诙谐地说:“台湾有人反对我这样做。”此言一出,满座笑声。

不过,邓小平还是向布热津斯基表达了希望与卡特总统进行会谈的某些愿望,譬如,他谈到了希望来美国亲眼看看这个国家,学习一些好的东西。另外他还特别谈到,他希望就越南问题和卡特总统单独地进行一次会谈。所以,后来中方有人忆述,邓小平与卡特在华盛顿曾先后有过多次不公开的会谈。然而,在预告活动的日程上只开列三次,同时美方媒体也一直报道二人前后会谈三次。

轻松插曲

当然,这场家宴中有轻松场面和其他小插曲。

据说,为办好这顿特殊晚餐,布热津斯基夫人已经忙碌了好几天。主菜熏烤牛肉是她亲自下厨。当邓小平一行抵达时,布热津斯基连忙开门出迎。可能由于大门一开一关,竟然导致炉子突然倒烟,继而弄得屋子全是烟味。布热津斯基夫人自是有点儿慌乱。幸好,美方先来的客人都帮手开窗通风疏气,争取在这名贵客进屋前能够调整过来。显然尽管努力,还有火烟焦味,否则这宗所谓插曲也就不会成为插曲。而且,是从中方说出米的。

另外,布热津斯基这一顿家宴喝的是苏联酒。布热津斯基探知邓小平喜欢白酒,所以,他准备了名牌的苏联伏特加,还一再说那是苏联大使送的。后来,在敬酒时又说,这瓶苏联伏特加酒也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最爱喝的。据说,邓小平听了曾开怀大笑。其实,这话有弦外之意。先说苏联大使送的,再说苏联领导爱喝,但美国这位掌管国家安全的总统顾问却用来款待来自中国客人,邓小平岂能不乐。

席间,布热津斯基曾发表感想。他说,中国人与法国人有—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别的国家。邓小平马上机敏地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菜最好;在欧洲,法国菜最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场家宴也是主客双方连串的智慧的较量。邓小平的回答不亢不卑,在外交辞令上做到大家满意。

据参加者回忆,这场家宴持续时间不长,用餐完毕后,续谈没多久,客人就起身告辞了。在外等候的保安和车队,又把他们载回布莱尔国宾馆。

那是一顿愉快的晚餐。在这一席家宴中,卡特总统虽未在场,然而中方认为它实在是中美两国首脑在正式展开会谈前的一场小小预演,因为布热津斯基毕竟是美国总统的特别助理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当晚主客双方无形中就可能接触的活题,坦率地、或多或少地提到了。

川菜吃香

华盛顿,俗称“华府”,又叫做“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Washington, D.C.),地域呈四方形,是一个特区城。它的东北和西部毗邻马里兰州,西南是弗吉尼亚州,东面临海,但不到海。它是“特区”,不属于任何州,因此没有州长,只有市长。作为一处地方行政管理辖区,有当地警察维持一般治安。但是,像邓小平这一类外宾前来访问时,出入的保安工作,还是需要假手于联邦总统级的安全护卫。

当晚美国三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以长时间大讲特讲邓小平。除了正面报道他的此次来访和介绍他生平,尤其爱说他曾经如何在中国政坛上“三落三起”。说他主张改革开放,说他要中国走上现代化。

我当年也曾写过一篇简略介绍他过去生平的文章,现在重看,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资料和内容,却反映了当年外界尤其是美国广大传媒的认识和印象。

邓小平的复出,在外界媒体眼中,一般是指70年代初从江西再被调进北京开始。他于1973年3月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4年4月曾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并在会上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1975年1月被委任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76年4月虽曾被撤销一切职务,但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又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党政军的领导职务,并再度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78年3月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带领以他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极力主张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轮建没。

由于一再提及他是四川人,也就顺便介绍中国的四川菜。于是,美国各大城市的川菜馆也突然间变得客似云来,生意兴旺。

在1月30日中午和下午,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和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分别在它们的大楼里举行午宴和茶会,热烈欢迎前来访问的中国副总理邓小平。那是两场热闹非凡和话题广泛的聚会。在中美宣布建交以后,有些参议员和众议员,围绕着今后美国同台湾的关系问题,发出了这样和那样的议论,并且要求邓小平在访美时同他们进行相关讨论。美国和世界的媒体,对这两次会见十分关注。

这样开始

1月30日上午邓小平与卡特会谈之后,乘坐原来专车返回布莱尔宾馆休息。然后只歇了半个小时,便又带着陪同出发了。这回是要到美国国会山出席参议院议员们为他举办的欢迎午餐会。约定的时间是定在中午 12时整。从布莱尔宾馆乘专车十分钟可达。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丘奇等一批参议员已在国会山的台阶前等候,恭迎他的造访。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国会山安排了欢迎午餐,有几十名参议员及其他美国政要约二百人参加,筵席是在参议院的罗素大楼第318厅内举行的。

在午餐开始前,先后由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弗兰克·丘奇、参议院民主党领袖罗伯特·伯德及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霍华德·贝克(即参议院共和党领袖)致欢迎词。

中方与外电均报道,丘奇发言表示,他希望邓小平副总理对美国的访问将是开始架设一座逾越过去的敌对而通向友谊的新时代的桥梁。

伯德说,美中建立新的关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之间有许多可以互相学习的东西,现在有可能共同努力,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贝克指出,中美两国有许多共同点,随着新关系的不断增长,中美两国的友谊将被证明是争取世界和平的一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力量。

邓小平在祝酒时表示,中美建交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件富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正常关系。

他希望美国参议员们为增进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而共同努力。陪同邓小平参加这次午餐的中方官员有方毅、黄华、柴泽民、章文晋。

这场午餐招待会于下午1时45分结束。餐后,邓小平与参议院领袖们又进行了私下会淡。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伯德陪同之下,邓小平被邀请到他的办公室内,中美双方都有其他主要成员陪同出席。邓小平在办公室内又再回答了议员们所提出的广泛问题。

台湾问题

据报道称,在会谈的半个钟头之内,参议员的问题基本上都围绕着中国对台湾的未来政策,尤其是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参议院民主党领袖伯德(他同时是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的办公室在第133室,中外记者们全被挡驾,许多留在走廊等候。因为他们都想尽快知道,门里面所谈的问题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包括任何小道消息都是新闻。比如,在午餐开始前。有负责人发觉餐桌上所用的筷子是标明“台湾制造”的,随即打开一看,更是狐疑满腹,因为出现在他面前的每只筷子都刻着几个抢眼的中文字。联想到“台湾”与“中国”之间的对立和政治敏感性,他马上叫人找来认识中文的翻译作解释。才弄清楚那不过是祝愿人们健康之词。只是一场虚惊,没引起尴尬。

媒体认为,邓小平此次到国会参观访问,是先由参议员丘奇引路。丘奇是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主席,由他出面欢迎邓小平到访,并由外交委员会设下午餐,另一个原因是,参议院希望抢先从邓小平嘴里知道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底线。

其实,参议院内有部分参议员早已听过邓小平对台湾问题的表态,心里亦早已有数。但他们还是认为,既然邓小平来到了美国,就彼此再谈一谈,至少让更多的参议员有机会亲自听到他的发言,同时,也想让已知的问题得到再次确认,遂再次借机会试探,期望在这次交谈能有意外突破!

据查在此之前的1月9日,邓小平在出访美国之前,曾在中国会见参议院议员纳恩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并且就台湾问题向他们讲了话。

传媒对此早巳预备好新闻稿,但不排除会谈另添新意。如果万一如此,怎好交差。所以,有一部分媒体就留在走廊上等候,希望能够在散会后,实时问到一些线索。

答话外泄

果然,门外的记者们没有白等。参议院与邓小平的私下会谈,曾经有一段对话提前曝光。原因是这样的,他们的确谈论台湾问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谈话竟然通过播音器同时外传。

门外的记者们听到邓小平说:“有人关心我们将用什么方法解决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情上,主要的是台湾回归祖国问题,正是因为此问题已告解决,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我肯定你们已注意到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一词,而改称我们要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问题。”邓小平提到:“若出现台湾回归祖国的一天,我们将尊重当前现实和台湾现有的制度。”邓小平的答话至此,就突然中断了,播音器关上了,但记者们都感觉有了收获,翌日新闻重点就围绕在这个话题上。

事后,有参与会谈的议员向媒体透露说,邓小平在关于“是否将会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事情上,拒绝排除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却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保证”。这位议员这样解释,邓小平曾告诉他们,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将容许台湾现存的制度及台湾人民现行的生活方式。台湾地方当局可以与外国保持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例如日本及美国等。”

在谈到有关“使用武力”的问题时,这位议员再次引用邓小平在会谈时讲的话:“我们像你们一样,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此问题,但中国不能承诺不采用其他方式解决,因为如果我们作此承诺,将不利于和平统一。”

这也就是当天参议员所听到的台湾问题的底线。

尊重现实

在同一日,新华社发消息加以补充。它报道说,邓副总理后来对记者说:“我们一方面尊重台湾的现实,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使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在尊重台湾现实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的速度。”

其实关于“尊重台湾现实”,邓小平出发访美前,于1月14日曾这样说过:“我们的立场,就是我们在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上尊重台湾的现实,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当局作为地方政府拥有军政权,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生活水平不会降低。对台湾的一些领导人,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央人民政府里作适当的安排。如果台湾当局正视现实的话,可以先谈起来,进行一些来往,作一些了解。”

关于“不能承诺不使用武力”,邓小平于1月9日也曾说得一清二楚。他在访美前17天的1月9日已在接见美国的来访者时说:“我们不能承担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我们如果承担了这个义务,等于把自己的手捆起来,蒋经国、台湾当局就有恃无恐,可能导致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导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成为不可能。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手捆起来,捆起来不利于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统一台湾后,首先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这是我们真实的政策。”

邓小平在同一场合中说:“台湾拥有它自己的权力,台湾的武装可以不解除,只是它要把‘中华民国’旗帜去掉。他甚至这样说:“如果台湾人民感到它的现行制度要保持一百年,可以。”


    (本文摘自《邓小平访美那九天》,陈天璇著,新华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