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小談日本的左翼和右翼
09/30/2010
ZT 小談日本的左翼和右翼 作者﹕金谷讓(日本) 林思雲譯
「左翼」和「右翼」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不存在單獨的「左翼」或「右翼」,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左派」和「右派」也一樣,兩者是一個盾的兩面。
近代日本首先誕生了現在所說的左翼或左派(以下統稱左翼,右翼和右派也統稱右翼),其後接著產生了右翼。在大正時代初期到昭和時代初期(1910年代到1920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說強烈地感召了日本的學生及其青年人,在它的反作用下,軍隊中的青年將校和民間也產生出強烈的皇室中心主義和右翼性的革命思想。而在此以前,日本不存在今天我們所說的左翼和右翼。
江戶時代的日本是封建主義體制,由大名為首的藩國組成了國家。圍繞藩國內部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存在保守•穩健和改革•急進的黨派。可是到了19世紀中期,1853年美國將軍佩里率軍艦來到日本後,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放棄了閉關自守體制,與西洋各國簽訂條約進行談判。在擔心日本被殖民地化的恐怖心態下,產生了攘夷思想,樹立以天皇為中心的強力中央集權國家的嘗試(打倒幕府運動)也開始抬頭。
這時優先忠誠於天皇,還是優先忠誠於藩主,成為區分保守•穩健派與改革•急進派的分水嶺。優先忠誠藩主,支持幕府,支持封建體制的人是保守•穩健派;而優先忠誠天皇皇室,打倒幕府,支持樹立中央集權體制的人是改革•急進派。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保守、維持現狀、忠誠藩主的一派為右翼;急進、革命、忠誠天皇的一派為左翼。
但在思想方面,左翼是復古和排外的,右翼卻是進步和開明的,這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在實際的政策中,左翼堅持閉關鎖國體制,而右翼支持對外開放。江戶時代中期以後,隨著朱子學及國學的普及,尊重天皇的思想深入到日本全國的識字人階層,以至於江戶時代沒有反天皇的思想存在,就連幕府在形式上也是尊重天皇(幕府將軍的地位,在形式上需要得到天皇的認可)。換句話說,尊重天皇是把天皇作為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向心力。
那時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這點上,雙方是一致的。在幕府末期勢力急劇增加的左翼,實際上是要把在公元10世紀已經喪失實權而變成單純的權威象徵的天皇,重新變成國家的主權者,創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們假借復古主義之名,復興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左右翼相爭激化的主導前提,在於避免日本被西洋列強殖民化的自衛方式,是應該採取保存藩國體制的前提下謀求近代化(即支持幕藩體制),還是否定藩國體制,在天皇為元首的中央集權國家化(即所謂的勤王)的前提下謀求近代化。也可以說左右翼相爭點只是手段上的差別。
明治維新是左翼的勝利。在天皇親政下,以建立國民國家為目標而成立中央集權體制的新政府,根據現實情況採用了打倒右翼的近代化政策。進入明治時代,日本左翼和右翼的意義及內容發生了變化。明治新政府的政策是推進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近代化,但由於明治維新是在薩摩、長州等大藩國主導下的革命,所以這些藩國出身的人獨佔了政府和官僚組織。
廢止藩國體制後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近代日本,在明治時期的政府組織中保存了薩摩、長州等藩國的封建性質的人際關係,這被稱為「藩閥」。具體地說,就是在政府組織中,舊藩國地區出身的人優先在關鍵的職位上就任。明治時期的14位首相中,有11位是薩摩或者長州出身的人。(日本的內閣制度是明治十八年(1885年)開始的,當時的首相不是由國民選舉,而是由天皇任命)。
因此非藩閥出身的人,把明治政府稱為「藩閥政府」或「薩長政府」。他們根據當時傳來的英、法等西方國家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以「自由民權」為口號反對「官吏專制」,謀求「廣開言路」,與「藩閥政府」形成敵對的態勢。在明治時期,殘留有舊幕府時代封建性質的「藩閥」出身的人是右翼,而根據西方近代「自由民權」政治思想,主張制定憲法、開設國會的非藩閥出身的人是左翼。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藩閥政府」的國內政策很專制,但他們的政策是立志在國內推行先進的西洋文化(甚至有人提出廢止日語,把日本的國語改為英語的方案),他們在對外政策中也冷靜地認識本國的國力,在抵禦西洋列強對日本殖民地化的首要前提下,採用了漸進發展的方針,而左翼卻激進地主張向亞洲推進擴大勢力。和明治維新以前一樣,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這點上,那時左翼、右翼都是一致的。
不過在明治23年(1890年)日本憲法頒布後,民權和自由在日本大致得到保障,而且政府方面也急速地把左翼吸收進政府,因此左翼就此衰退下去。同時,在日本大致具備近代國家的體制後,日本政府的對外政策也逐漸轉向積極地對外推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主主義、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等西歐的革新思想(革命思想)大舉進入日本。除了民主主義以外,這些思想大多是否定國家、否定民族主義、否定愛國主義的東西。這時日本的左翼出現了決定性的性格轉變,成為今天意義上的左翼。
日本右翼團體的象徵「大日本國粹會」是大正8年(1919年)創立的。「大日本國粹會」是為了與當時興起的左翼思潮相對抗,在當時的內務大臣床波竹次郎的奔走下成立的團體。「大日本國粹會」的命名者是當時著名的國家主義者杉浦重剛,「大日本國粹會」的總裁是前政友會總裁及前檢察總長鈴木喜三郎,參加「大日本國粹會」的會員是日本各界的所謂右翼人士。
借用昭和時期著名記者大宅壯一的話來說,「大日本國粹會」是為了與上述的各種「革新思想」相對抗,在「皇室中心主義」和「俠客精神」下結成的團體,是「意氣而立,把俠義作為本色的集團」。這個說明指出了日本右翼的重大特點。
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左翼思想感召了當時的學生,也就是說日本的知識分子(即理性人群的部分)進入了左翼的陣營;而佔據右翼的則是剩下的感情用事的人群(即非理性人群的部分)。俠義本是黑社會的事,換句話說也就是暴力。「大日本國粹會」的「意氣而立,把俠義作為本色的集團」,是極有暗示性的意味,這個團體設立的目的就是要用暴力粉碎左翼運動。他們的實際活動內容,是在當時經常發生的勞資糾紛現場,從資本家方面得到報酬而介入鎮壓工人。
這樣一來日本的右翼也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基本性質,即擁護皇室、反共主義、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與政府及暴力團體有密切的關聯,並且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相混淆和一體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戰後美國佔領軍一度在日本對右翼進行了壓制,左翼迎來了全盛的時代。可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的佔領政策發生了改變,右翼又被復活。1951年舊金山和約後日本恢復主權,但左翼和右翼的性格仍然與戰前一樣,基本上沒有變化。不過在美蘇冷戰的背景下,兩者又補充了新的性格。
日本左翼成為前蘇聯、中國、北朝鮮等近鄰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言人,這變成他們在行動方面的一大特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日本左翼成了社會主義國家在日本實戰部隊,他們支持社會主義國家的利益和對日政策,從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鬥爭、反對越南戰爭的運動就是很好的例子。
日本右翼則依存於打敗並佔領本國的美國(他們肯定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這使他們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上處於矛盾的狀態,結果導致他們陷入了認同美國的對日政策,在國家政策上追隨美國的狀態。如果換句話來講,可以說日本的左翼和右翼變成了在冷戰體制中,蘇美兩陣營的尖兵;在日本的左右翼相爭,也成了蘇美兩陣營的代理戰爭。
戰後日本左翼和右翼的對立模式,體現在支持社會主義陣營還是支持資本主義陣營上。左翼聲稱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上稱霸是「和平」,他們聲稱社會主義國家所幹之事全是正確的,進行極其強烈的意識形態宣傳。左翼在反對資本主義陣營部署核武器的同時,卻支持社會主義陣營部署核武器(即「工人的核武器是純潔的」);在反對美國的越南戰爭的同時,卻支持蘇聯對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武力鎮壓以及對阿富汗的入侵;這些露骨的雙重標準和不合乎常理的主張,使左翼逐漸失去了普通大眾的支持。再加上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相繼崩潰,冷戰構造終結,馬克思主義本身的信賴性下降,使日本左翼勢力愈加喪失了力量。
另一方面,日本右翼儘管把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作為基本立場,但向其中混入了否定日本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美國的對日立場和世界觀,加之他們原有的非理性、野蠻性和暴力性,在他們高唱自主制定憲法、獨立自主、重整軍備、國家守護靖國神社、強化愛國教育,保持日本文化的同時,卻在實際行動中追隨美國的價值觀,支持美國的政策,表現出明顯的言行不一。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他們對美國的一極化世界構造和本國中心主義的行動完全不進行批判,也使他們喪失了社會影響力。一般認為日本知識分子的左傾性強的人較多,不過右翼陣營靠反共主義這個最後的大義名分來攻擊左翼知識分子,才勉強保持了現在的狀況。
在欺瞞性的左右兩陣營自然消亡的情況下,日本民眾當中逐漸擴展的是不關心政治與虛無主義,還有與以往的右翼完全劃清界限的新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雖然他們現在還是少數派。新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採用重視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姿態,既批判左翼的脫離傳統,也批評右翼是美國的看門狗。在對美看法上,他們並不認為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主義」具有人類的普遍價值。
新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具有以下的特徵:在基於神道這個多神教和自然崇拜的容許多元化價值觀的日本文化基礎上,反對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等一神教原理主義和善惡二元論;也反對馬克思主義作為單一思想體系的全體主義;提出正義不超越國境(文化);主張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是在當時帝國主義時代弱肉強食的國際環境下,日本人為了保衛祖國的正義戰爭;認為戰後的「遠東國際法庭」審判是「勝者的私刑」,在法律上、程序上和倫理上完全將其否定。
评论